护理之窗
hulizhichuang

【平凡之路,一路生花】信阳市人民医院5·12国际护士节“优秀护士”代表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2-05-11 08:26:00|浏览次数:

 

5.12国际护士节

图片

      2022年,在新冠疫情中承受着巨大挑战和压力的信阳市人民医院“白衣战士”们,用责任和使命,在倾尽全力地奔跑;他们执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用爱心温暖呵护每一位患者;他们无私奉献着青春热血,用细心和信心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他们有召必应,在战疫一线用坚持和无畏书写着青春的华章!

      南丁格尔的灯光照耀着他们,让我们相信,平凡之路,一样能一路生花。

      今年我国的护士节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54位被表彰的“优秀护士”,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南丁格尔精神,献身护理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优质、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和领导同事的称赞,她们是我们身边的“南丁格尔”!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优秀护士长代表

 

李青秀

门诊部护士长  主管护师

      2021年以来,她带领科室预检分诊人员坚守在疫情防控前沿,做好医院“疫情守门员”。不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提高检诊准确率,全年完成5300名发热就诊人员、4400个黄码人员、360个红码人员的精细化筛查工作,保证了医院的安全运行。她在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中,协助现场组织,保质保量完成医院交办任务。2021年8月份,按照医院部署,在高铁站采样点工作中,组织有力,完成5600次采样。在医院日常核酸检测中,她组织医院的核酸采样应急队,全年完成120000人次愿检尽检人群及医院重点部门及科室人员的核酸筛查,还不断地优化采、送、检、报流程,提高了医院核酸检测能力,保证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她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创新排班和弹性排班,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又提高了科室安全质量。2021年度,她带领科室在持续质量改进上完成2个项目,即实施三级检诊降低预检分诊漏检率和运用信息化提高标本交接准确率,还针对科室突出问题进行切实有效整改,效果明显。

 

 

邹 月

急诊医学科护士长  主管护师

      她从事护理工作22年,爱岗敬业,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有着急、忙、杂的特性。危重病人多,且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抢救的最初几分钟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护理技术。她经常是刚准备下班,又赶上一名新送来的危重病号。一轮又一轮的抢救,评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抽血、补液、护送CT....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她时刻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曾有一位病人需要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家属几经周折打听到邹月会这项技术操作,特意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做此项治疗。无论节假休息日,只要和病人提前约好时间,她都会亲自到单位手把手带教护士,从理论到实践,护士从胆怯到勇敢、从不会到独立操作,历经两月时间,一半以上的急诊护士都学会了此项操作技术,病人也恢复的很好,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邹月时常说,加强团队内涵建设,要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满意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王国华

外科二病区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她敬职敬业,作为护士长,她深知,带好一个护理团队,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管理水平。她以身作则,每次医院考核,都名列前茅;她带领科室护士将学习常态化,精心组织PPT授课、业务查房、操作演练、应急预案培训;每月进行质量控制,查找问题,分析整改,使得团队护士的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她带头学习新技术、使用新仪器、掌握最新方法,难度大的技术操作她都冲在前面,为年轻的护士们做好示范;她注重团队建设和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在引导科室护士继续教育学习的同时,还选派护士出外进修;她带领团队把优质护理落到实处,在配合科主任开展科室收治工作的同时,主动作为,进行成本核算、减少浪费、开源节流,提高科室经济效益。

      疫情期间,她多次主动请缨。在抗疫一线,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她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将责任压实、工作做细,为病区筑牢防控安全屏障。

 

 

优质护理服务之星

 

余 露

血液净化科护师  中共党员

      她在工作之余不忘自我提升,2018年7月成功获得血液净化专科培训证,更是在2019年全国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用优秀的专业素质,在科室成功竞选为护理骨干,成为护士长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的有力臂助。

     她始终牢记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在多次科内突发事件中,彰显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获得患者家属好评和感谢。

     她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于律己,恪守医院纪律,她用努力勤奋阐述着,平凡的岗位一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专科护理之星

 

熊 伟

外科二病区主管护师  中共党员

      他主要负责科室换药室管理工作和病区术后刀口护理工作兼医院伤口护理学组组长,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还负责全院疑难伤口及造口的护理指导工作和会诊工作。他知道,做好这个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来完成。作为医院造口伤口护理学科带头人,熊伟在工作中,一方面积极学习造口伤口护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使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定期对全院护士开展伤口护理新进展、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等理论知识的院级授课,极大地提升了医院护士伤口护理水平,降低了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

      他用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临床上出现的造口伤口护理问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他用责任和爱心,抚平病人的伤痛,使得医院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护理志愿服务之星

 

周田田

门诊部护师

       在信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已工作三年有余,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其服务质量体现着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给着患者最直观和深刻的第一印象。在这三年时间里面对复杂众多的病人,她总是能够以“微笑、敏捷、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称赞,用心书写着平凡而又无愧于心的职业人生。秉承南丁格尔誓言,忠于职守,用真诚守护患者的生命,用满腔的热情服务于每一位患者。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疾病,不清楚应该就诊于哪个科室的患者。这就需要熟练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做到准确分诊,最大程度地给予患者便捷高效的就医服务。她每天帮助数百名患者完成线上缴费、就医咨询、便民服务,面对情绪激动的患者能够及时进行安抚、耐心细心倾听诉求,主动为上了年纪或是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患者提供帮助,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推来轮椅或搀扶至诊室,类似的情况每天都有发生。96年的周田田说,惟有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拥有无怨无悔的人生。

 

护理质量管理之星

 

上官林敏

内科五病区主管护师  中共党员

       她所在的科室是肿瘤科,收治的都是得了肿瘤的患者,用老百姓的话说“生命已经被判了死刑”。患者治疗过程漫长且又充满很多的未知因素,很多患者情绪都会很低落。因此,不仅要医病,还要医心。为了鼓励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她经常翻阅学习各种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常常利用碎片时间给患者开展疾病、饮食、心理及康复等相关知识的宣教。她怀着对护理工作的无比热爱,全心投入护理工作中。

       除了日常护理,她还是护士长的得力助手,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她与大家一起努力,营造出科室护理团队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用阳光和笑容,影响着大部分患者恢复乐观,展示着她所推崇的“温暖的治愈”。

       她在简单而又平凡的岗位上,以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践行为民服务的使命;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真情,温柔相待每一位患者,抚慰他们的伤痛。

 

 

技术操作之星

 

曹 俊

急诊医学科主管护师

       他毕业后一直从事急诊及重症监护相关工作,工作认真负责,上班近10年无投诉、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在信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他积极参与科室护理质控以及实习生带教,多次参与科室抢救和去相关科室协助静脉穿刺。在每一次“抢救生命”和与死神的较量中,他不在意的是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耿耿于怀的是使尽最大的努力而患者没有抢救过来。

       他深切地知道,急诊科护士要面临的各种突发状况,这都需要苦练技术,还有紧密的团队配合和医护配合。他努力地使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是他的信念,并鞭策着他不断成长进步。

 

 

抗疫先进之星

 

陈雪梅

外科五病区护师

       90后的她,工作中,脚踏实地;生活中,积极向上。在得知科室中抽选人员去高铁站负责出口人员的核酸检测,她主动报名。2021年8月,身着全套防护装备,26天的炎热高温执勤,手上脖子被捂出痱子,防护服下生理期的煎熬,让她在战疫中开始成长。2022年1月8号至2月28号,她再一次报名,在火车站采集点24小时轮流出勤,又是下雪,又是正对着进风口。连续5个夜班让她抵抗力开始下降,身上出现过敏,还有低血糖。她咬牙坚持,36双发热鞋垫、将近300片暖贴,陪她一起值岗。她用毅力和小小的身影,践行着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她说:关键时候,再难捱也要挺住。不为别的,只为这一身白衣!

                                                                                                       (作者:丁羽  吴琼)

上一篇:肿瘤病房里的“光”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顶部

快捷导航